大家都知道,第一野战军的司令是彭老总,但实际上,一野的部队是由贺老总带出来的。那么,为什么最后指挥权却交给了彭老总呢?
在抗战的后期,贺老总创建了晋绥军区,辖下设有三支纵队。第一纵队由张宗逊担任司令,第二纵队由王震负责,第三纵队则由许光达指挥,他们都是贺老总的得力助手与老部下。在这个时期,贺老总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对部队的严格管理。
当解放战争拉开序幕,陕北区域成为国民党重点进攻的目标。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防御,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决策,将晋绥军区的第一纵队调往陕北,以提升当地的保卫力量。对此调令,贺老总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,任命张宗逊率领第一纵队前往陕北,由彭老总进行统一指挥。
进入1947年,陕北战局日益紧张,中央军委相继决定把晋绥军区的第二和第三纵队也调往陕北,这些部队与当地的原有部队整编成了西北野战军,彭老总则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军的司令。就这样,贺老总的三支纵队无一例外地成了彭老总的部队,展现出贺老总对于整个战局的统筹考虑。
展开剩余60%贺老总对此事有过多次表述,他曾对身边的人感慨道:“我尚未加入共产党时,我的军队便是我的,但自我成为共产党的一员之后,我所指挥的军队便是党的。如今我的思想也已完全属于党!只要是对革命有利的事情,我愿意将人、枪、钱统统贡献出去!”他甚至玩笑道:“我贺龙将所有的一切都献给党,包括我的生命与财产,唯有那位青衣美人薛明,才是我私有的。”
贺老总的这种高风亮节充分展示了他的革命精神,自从加入共产党后,他融入了党的事业中,完全服从党的号召,从不考虑个人或地盘的私利。他将部队交给彭老总指挥的决定正是最有力的证明。
那么,贺老总在失去军队后,又在忙些什么呢?
答案是,他投身于后勤工作。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扩大,西北野战军面临的后勤补给问题愈发严峻。毛主席亲自找到了贺老总,请他负责解决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。尽管这是个“出力不讨好”的任务,但贺老总义无反顾地回答:“我愿意听从中央的安排,所有行动都将服从于战争的整体利益!”
因此,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,彭德怀、刘伯承、陈毅、林彪等人身处战场奋勇作战时,贺老总却默默地在后方筹集粮草、生产武器,担当起“后勤部长”的角色,身影几乎隐匿在历史之中,许多人甚至认为贺老总在这场战争中神秘消失。
不过,中央对他的贡献是绝不会遗忘的。在1955年授衔时,贺老总在十大元帅中名列第五,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,更是对他在战争时期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致敬。
发布于:天津市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