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的第3555期。在人民军队的历史进程中,无论是红军时期、抗日战争时期,还是解放战争期间,数字“4”都赋予了特别的象征意义。多支我军的王牌部队都曾使用这个编号,甚至连毛主席本人最喜爱的部队番号也是“4”。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独特的数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历史。
追溯至1927年正式建军之前,我党所真正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是“叶挺独立团”,它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4军,这是人民军队与数字“4”之间最早的历史联系。1927年,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成功后,经过三湾改编,部队在井冈山安营扎寨。翌年,朱总司令与陈毅带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的残余力量上山,与毛主席会师,正式成立了工农红军第4军,这一番号成为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的雏形,意义深远,象征着革命力量的逐步凝聚和壮大。
展开剩余69%采用“红4军”这一番号,既是为了延续革命前期的传统和脉络,也希望能够团结国民党中的左派进步力量,这是朱老总亲自提出的建议,得到了毛主席的全力支持。同时,在当时红军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,以“4”开头的番号能够迷惑敌人,使其误认为我军还有红1军、红2军和红3军。顺便提一句,除了叶挺独立团,国民革命军第4军在整体实力上同样十分强劲。在北伐战争期间,他们获得了显赫的战绩,素有“钢七军”(桂系)和“铁四军”之称,深受民众欢迎。这也表明,新成立的红色军队,并不是随便挑选番号,而是希望能够继承革命队伍的优良传统。
在人民军队日后的历史中,这种特征依然十分明显。尽管老蒋反动派的本质逐渐暴露,我军依旧未曾放弃对数字“4”的运用。1937年,在正式确立新四军名称之前,计划将“第四军”作为南方红队的新番号,但该数字早已在国军序列中被占用。叶挺将军因此提议建立“新四军”,这一建议得到了党内一致的支持,从而诞生了又一支伟大的主力军队。
这并不是迷信,而是铭记初心。正是凭借革命初期的星星之火,人民军队才得以实现日渐强大的蜕变。解放战争期间,四大野战军中实力最强、规模最大的便是第四野战军。而这支军队在各战区内,最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央红军的优良传统:许多曾在红4军、红一军团中担任重要职务的“朱毛”骨干将领,此时依然在第四野战军中担任高级指挥员和政工干部。这支战略大军被中央指定为“第四野战军”,在其编号中继续保留了数字“4”,这也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虽然实力最强,但其番号却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。
建国以后,这一传统依然延续。新中国成立后,空军的组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,其中司令员刘亚楼向毛主席汇报的部队编号被定为“空四旅”,而主席也欣然批准。在空四旅(后来改为空四师)之前,尚未设立一旅、二旅、三旅这类编号。可以看出,作为第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空军编号,依然选择“4”这个数字,原因显而易见。从毛主席到其他建军元勋们,他们对数字“4”均有着深厚的情感,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以“4”为编号的王牌主力部队。可以说,数字“4”贯穿了我军的历史,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,确实蕴含着不凡的意义。
发布于:天津市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